金缕曲(癸巳至庚申(一九五三至一九八零))
揽镜添新雪。
更那堪惊心腊鼓,岁寒时节。
一寸芸签无限意,往事千回百折。
清昼永、帘波如缬。
插架琳琅三十万,老书城不羡黄金阙。
猿鹤讯,久消歇。
十年憔悴江南别。
剩无情东流淝水,助人凄咽。
扑面缁尘家何处,身世秋风一叶。
梦不到竹西烟月。
也识此行犹未已,甚鼠肝虫臂争偏烈。
何日理,北溪楫。
更那堪惊心腊鼓,岁寒时节。
一寸芸签无限意,往事千回百折。
清昼永、帘波如缬。
插架琳琅三十万,老书城不羡黄金阙。
猿鹤讯,久消歇。
十年憔悴江南别。
剩无情东流淝水,助人凄咽。
扑面缁尘家何处,身世秋风一叶。
梦不到竹西烟月。
也识此行犹未已,甚鼠肝虫臂争偏烈。
何日理,北溪楫。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于1953到1980年间,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知识分子对人生历程的深刻反思。
上阕从照镜子发现白发写起,像电影特写镜头一样带出岁月流逝的震撼。"腊鼓"指年末的鼓声,暗示又一年将尽。作者抚摸书籍(芸签),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书房里三十万册藏书(插架琳琅)是他的精神财富,比黄金宫殿更珍贵。但"猿鹤"(指旧友)的音讯早已断绝,透露出孤独感。
下阕用"十年憔悴"概括了漂泊江南的艰辛。淝水东流象征无情的时间,加深了悲凉。作者感觉自己像秋风中飘零的落叶,连梦中都回不到扬州(竹西)的故土。"鼠肝虫臂"用夸张比喻,说为琐事争执很可笑。最后以"何时能整理行装回北方"作结,表达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全词用白发、落叶、流水等意象串联,把个人命运放在时代变迁中展现。既有对书籍学问的坚守,也有对漂泊生活的疲惫,更藏着对归乡的期盼。文字看似平静,实则蕴含深沉的情感力量,能让现代读者感受到老一辈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