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应嘘堂兄作
太岁在丑维季夏,诸道不利飞羽书。
东南半壁力不支,金陵三日餍鸢乌。
公命上将汝宗仁,汝其总戎障青徐。
汝检师徒饬兵马,岛夷犯顺宜加诛。
拜命无言有杯酒,城在城亡身与俱。
弹矢已尽刀环折,丧元蔽以血肉躯。
斩杀过当犬羊退,克敌不在争须臾。
铠甲虮虱健儿死,九世终见鲸鲵屠。
宜示天下洗甲兵,陆梁西北生萑苻。
于戏四载得志攘天下,并窃其功居不疑。
公在乾侯长已矣,俯望齐州庆礼时。
东南半壁力不支,金陵三日餍鸢乌。
公命上将汝宗仁,汝其总戎障青徐。
汝检师徒饬兵马,岛夷犯顺宜加诛。
拜命无言有杯酒,城在城亡身与俱。
弹矢已尽刀环折,丧元蔽以血肉躯。
斩杀过当犬羊退,克敌不在争须臾。
铠甲虮虱健儿死,九世终见鲸鲵屠。
宜示天下洗甲兵,陆梁西北生萑苻。
于戏四载得志攘天下,并窃其功居不疑。
公在乾侯长已矣,俯望齐州庆礼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悲壮的卫国战争,通过将军誓死抗敌的故事,展现了民族气节与历史沧桑。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战前危局(前六句):用"太岁在丑"的天象暗示国运不济,东南防线崩溃,乌鸦盘旋金陵暗示国都沦陷。危急时刻,朝廷任命宗仁将军镇守青徐防线。
2. 浴血奋战(中间十句):将军临危受命,以酒明志誓与城池共存亡。描写惨烈战况:箭尽刀折、将士血肉筑墙,最终以巨大牺牲击退敌军。特别用"铠甲生虱子"的细节,展现长期鏖战的艰苦。
3. 战后反思(后六句):胜利后本应休养生息,但西北又起叛乱。最后四句暗讽有人趁机窃取战功,而真正的英雄已长眠地下,只能在天之灵遥望人间祭祀。
艺术特色:
- 用"鸢乌""鲸鲵"等猛禽恶鱼比喻敌人,凸显战争残酷
- "丧元蔽以血肉躯"等句充满视觉冲击力
- 结尾的历史讽刺深化主题,揭示"狡兔死走狗烹"的永恒悲剧
全诗在歌颂壮烈牺牲的同时,也暗含对权力斗争的批判,展现了中国传统咏史诗"借古讽今"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