泖口跨塘桥吊黄门陈卧子先生

舟出吴淞烟水遥,黄门怀石此塘桥。
三闾日月光相映,一剑乾坤恨未消。
泖口莼鲈淹过客,云间风雅忆先朝。
惭予后死空词赋,惯向江南放大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从吴淞口出发的旅程,诗人感慨历史人物,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让我们逐一分析这首诗的每一句。

首句“舟出吴淞烟水遥”描述了一艘船从吴淞口出发,烟波浩渺,旅途遥远。这里,吴淞口是指苏州的吴淞江入海口,象征开始一段旅行。

第二句“黄门怀石此塘桥”是指历史人物黄门陈卧子先生,他在塘桥边投江自尽,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无奈。黄门是指古代官职,这里用“黄门”代指具体的陈先生。塘桥是塘市跨塘河上的一座桥,诗中提到的塘桥与黄门先生投江自尽的故事有关。

第三句“三闾日月光相映”中的“三闾”指的是战国时期的诗人屈原。这首诗的意境让人联想到屈原的才华和忠诚。诗人用“日月光相映”来比喻屈原和黄门的光辉形象,两者在诗人心中都体现了高洁的品质和高尚的精神追求。

第四句“一剑乾坤恨未消”描绘了黄门先生抱负未尽的遗憾。黄门先生可能想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改变现状,但未能如愿,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历史人物未能实现其理想抱负的同情。

第五句“泖口莼鲈淹过客”描述了诗人经过泖口时看到的景色。泖口位于上海青浦区,这里出产莼菜和鲈鱼,诗意地描绘了一种亲近自然、享受生活的场景。不过,诗句中“淹过客”也可能有滞留不前的意思,暗示诗人可能也在经历一种滞留生活的状态。

第六句“云间风雅忆先朝”表达了诗人对古代风雅生活的向往。诗人提到“云间”这一地名,它常指上海松江一带,这里的文化氛围曾非常浓厚,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雅士生活的怀念。

最后一句“惭予后死空词赋,惯向江南放大招”是诗人自嘲之语。诗人说,自己虽然晚生数百年,没能实现黄门先生的理想,只能通过诗词来抒发情感。他提到的“放大招”可能是诗人自嘲的一种幽默表达,意味着自己只能在江南地区通过写诗来展示才华,而不是真正的行动。

整首诗通过描述历史人物和景物,传达了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古时文人风雅生活的向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