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其十七 和方虎灯下菊应

新月如眉卷。
小窗西、疏灯星放,薄寒霜遣。
半壁幽花人烛夜,碧沁铜瓶清泫。
傲篱外、薄英飘茧。
瘦硬几枝名士态,拟纤腰、束素传神浅,真率意,画中展。
一痕墨晕天然显。
漫评量、蜂簧吹褪,玉盘堆扁。
才伴征鸿双杵歇,又听柴门归犬。
此坐客、督邮当免。
酒冷香残标格在,尽年年、秋事银缸典。
红吐穗,肯频剪。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赏菊的闲适画面,充满文人雅趣和生活气息。

上片从环境写起:新月如眉挂在窗前,小窗透出稀疏灯光,微寒中有霜气。屋内半面墙边,菊花在烛光下静静绽放,插在铜瓶中的花枝上还挂着露珠。这里用"碧沁"形容露珠,非常清新。接着写菊花的风骨——篱笆外飘落的花瓣像蚕茧般轻盈,而挺立的花枝则像清高的名士,又像束着素带的纤腰美人。最后说这种自然天成的美,就像一幅随意却传神的画作。

下片转入抒情。墨色晕染般的菊花天然成趣,不必计较它是否像蜂蝶环绕的鲜花或玉盘中的美食。听着远处归雁声、捣衣声,柴门边家犬的吠叫,这样的闲适时刻,自然不用理会那些官场俗务。即使酒冷香残,菊花的高洁品格依然不变。年复一年,秋夜灯下赏菊已成惯例。结尾处"红吐穗"可能指灯花,暗示主人沉浸在赏菊之乐中,连灯花都懒得去剪。

全词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文人淡泊名利、寄情花草的高雅情趣。语言清新自然,将寻常的赏菊场景写得韵味悠长,体现了作者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