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台州巾峰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的赞叹和对诗仙李白的追忆。
首联"寺在烟云表,登临思豁然"写远望山寺隐现在云雾之上,登高望远让心胸顿时开阔。这里用"烟云"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豁然"则直接表达了登高后的畅快心情。
颔联"绝怜千嶂月,曾照一诗仙"是诗眼所在。作者看到群峰间的明月,联想到这轮明月曾经也照耀过李白这样的诗仙。用"绝怜"表达了对明月和诗仙的无限喜爱,将眼前景与历史人物巧妙联系。
颈联"眼阔疑遗世,身高见尽天"继续写登高感受。视野开阔到仿佛超脱尘世,站得高到似乎能看尽整个天空。这两句用夸张手法,生动表现了山势之高和视野之广。
尾联"孤吟功未到,待借竹房眠"转为自谦。作者觉得自己独自吟诗还达不到李白的水准,想要借住在山间竹屋继续修炼。这里既表达了对李白的敬仰,也展现了自己追求诗艺的决心。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登高望远的经历,将眼前美景、历史追忆和个人抱负融为一体。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站在高山之巅,与古人"共赏一轮明月"的奇妙连接,让读者也能感受到跨越时空的诗意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