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庄子三首 其三

商丘有奇树,厥生非一朝。
修根走灵社,腾干拿赤霄。
拳局无大用,液樠不可彫。
谁谓非世器,终焉托逍遥。
致身适有遇,松桂宁免樵。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一棵奇特的树比喻人才,表达了一种"看似无用实则有大智慧"的庄子思想。

前四句描写这棵树很特别:它生长在商丘,根系发达能通神灵,树干高耸入云。这就像一个有才华的人,根基深厚、志向高远。

中间四句说这树看似没用:树干弯曲不能做建材,树汁太多不能雕刻。就像世俗眼中"不实用"的人才,但诗人反问:谁说非要符合世俗标准?这棵树最终活出了逍遥自在的生命状态。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松树桂树虽然名贵,但正因为有用反而会被砍伐。而这棵"无用之树"反而得以保全,暗指有时候不迎合世俗标准,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

全诗精髓在于:用树的比喻告诉我们,不要用功利眼光评判事物价值。看似无用的东西可能藏着大智慧,拼命追求"有用"反而可能失去自我。这种超脱世俗标准、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正是庄子哲学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