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溪歌七首 其二

为家不凿井,担瓶下前溪。
开穿乱漫下,但闻林鸟啼(○同上)。

现代解析

这首《前溪歌》第二首用简单的生活场景,道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智慧。

前两句"为家不凿井,担瓶下前溪"很有意思:明明可以打口井方便取水,却偏要每天去溪边打水。这不是自找麻烦,而是故意选择与自然保持联系的生活方式。就像现代人明明有外卖可点,却愿意去菜市场感受烟火气一样。

后两句"开穿乱漫下,但闻林鸟啼"描绘了打水时的惬意画面:溪水随意流淌,打破平静水面时,耳边只有鸟鸣相伴。这种"乱漫"的流水声和鸟啼,比任何人工音乐都动听。诗人通过这个细节告诉我们:生活中最美好的声音,往往来自大自然最原始的馈赠。

全诗最妙的是那种"不 convenience(图方便)"的生活态度。在现代社会处处追求便捷高效时,这首诗提醒我们:有时候主动选择"麻烦",反而能收获更多生活趣味。就像放下手机散步、亲手做饭一样,这些看似费时的举动,恰恰是治愈心灵的良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