猗兰曲

湘花小朵分幽春,封根苔土如蛇鳞。
东风晓剥兔豪壳,青瑶斛冷香吹人。
滋香夜滴金蟾水,绿叶紫茎光韡韡。
佩囊荒破赤龙愁,璧月斜沉泣骚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株幽兰在春日里的生长状态,通过细腻的意象传递出孤寂清冷的氛围。

开头写兰花小巧玲珑,在幽静的春天独自绽放,根部被青苔和泥土包裹,像蛇鳞一样斑驳。这里用“蛇鳞”形容泥土的纹理,既形象又带着一丝神秘感。

接着写春风拂过,剥开兰花的花苞(“兔豪壳”比喻花苞的形态),露出青玉般的花瓣,散发出清冷的香气。这里用“青瑶斛”形容花瓣,突出其晶莹剔透的美感。

后四句转向夜晚的场景:兰花的香气随着夜露滴落,映着月光,绿叶和紫茎显得格外鲜亮(“韡韡”形容光彩夺目)。然而,这样美丽的兰花却无人欣赏,只有破旧的香囊(“佩囊荒破”)和愁绪萦绕,月光斜照,仿佛在为孤独的诗人(“骚鬼”指屈原,象征失意文人)哭泣。

全诗以兰喻人,通过兰花的清冷孤高,暗喻诗人自身的寂寞与怀才不遇。语言精致,意象优美,虽写花,实则写心,是一首典型的托物言志之作。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