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非常生活化又充满哲思的小场景,读起来像一幅静物画,又像一段心灵独白。
诗人早上打开梳妆盒准备梳头,一眼看见镜子旁边插着几枝梅花的瓶子。真花插在瓶里,镜子里又映出花的影子,这种"真花"和"镜中花"的双重影像让他突然陷入思考:镜子里照出来的到底算什么呢?
最妙的是最后两句。诗人盯着这个景象出神,越看越觉得有意思,心里慢慢涌起一种说不清的感悟。这种感悟没有直接说出来,但我们可以猜到:他可能在思考真实与虚幻的关系——镜中花虽然虚幻,但确实存在;也可能在体会"当下"的珍贵——简单梳头时偶然发现的美;或者领悟到生活处处有哲理——连照镜子都能引发思考。
全诗用最平常的事物(镜子、梅花)引发思考,把日常生活写出了禅意。我们现代人每天照镜子、摆弄手机,如果也能这样留心观察、静心体会,或许也能在平凡中发现不平凡的感悟。这种"从小事物见大道理"的写法,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