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迁南庄,喜友人送菊,用李中麓次唐荆川咏菊韵二首 其二

老非壮盛貌愁霜,陶爱霜花啐霭堂。
我未折腰因贱异,花侵啐面逞丛芳。
重阳过后犹含蕊,五柳名存愈觉香。
物为高人增市价。
得称处士景难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搬家后朋友送来菊花,借菊花表达自己淡泊名利、坚守本心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说自己虽然年纪大了("老非壮盛"),但不像别人那样害怕风霜,反而像陶渊明一样喜欢霜中的菊花("陶爱霜花")。"啐霭堂"指简陋的居所,说明作者安于清贫。

三四句用对比手法: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暗用陶渊明典故),是因为看透了世态炎凉;而菊花却偏要在风霜中绽放("啐面"形容风霜扑面),展现自己的美。这里把菊花拟人化,其实是在说自己的骨气。

五六句写菊花的特点:重阳节后还在开花,就像陶渊明("五柳先生")虽然隐居但名声更响。最后两句说:好东西因为高洁的人而增值(指陶渊明让菊花更有名),这种隐士风范实在令人难忘。

全诗通过赞美菊花,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甘于清贫、不慕荣利的情怀。作者把菊花和陶渊明联系起来,既赞美了菊花傲霜的品格,也表明了自己要像陶渊明一样做个有骨气的隐士。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读来能感受到作者高洁的志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