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愚溪

我读蝜蝂传,居尝念高危。
柳侯亦知道,未用讥诃为。
慷慨功与名,失坠差豪釐(柳诗岂知千仞坠祇为一豪差)。
文墨本小道,况乃工奕棋。
群小既喧豗,国事几纷披。
风波一蹉跌,远逝湘水湄。
扣舷动哀吟,离骚咏江蓠。
西山万古色,冉溪清涟漪。
种漆思南国,成器讵可期。
三亭衰草没,故迹谁复知。
兹溪非云愚,使君失意时。
潨潨漱寒石,清潭有馀悲。
我来愚溪上,更咏溪居诗。

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愚溪的景色和柳宗元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深刻感悟。

诗的开头用"蝜蝂传"这个典故(一种小虫拼命背东西最终压垮自己的故事),暗示人追求功名可能带来的危险。作者说柳宗元(柳侯)其实明白这个道理,但最终还是没能避免仕途挫折。

中间部分写柳宗元被贬后的生活:在湘江边吟诗抒怀,看着西山和冉溪(愚溪)的景色。他像种漆树期待成材一样,渴望能再被重用,但最终愿望落空。曾经修建的亭台都已荒芜,无人记得。

最后点明主题:愚溪并不"愚",它见证了柳宗元失意的人生。溪水冲刷石头的景象,仿佛在诉说这段悲伤往事。作者来到愚溪,读着柳宗元当年写的《溪居诗》,感同身受。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的交融,表达了"人生起伏无常"的哲理。溪水永恒流淌,而人的荣辱得失终将随时间消逝,唯有自然美景和诗文能永久流传。诗中既有对柳宗元的同情,也暗含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