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姚道士往金陵访玉林陈鍊师(原注玉林号虚白先生)
麻姑翠苕荛,青松荫泉石。
道人怀远游,清啸闻终夕。
身被紫霞衣,山川访仙迹。
金陵古形胜,楼观绚丹碧。
皎皎玉林子,觞咏日閒适。
得兹翛然侣,清风生几席。
华月满中天,虚室夜生白。
道人怀远游,清啸闻终夕。
身被紫霞衣,山川访仙迹。
金陵古形胜,楼观绚丹碧。
皎皎玉林子,觞咏日閒适。
得兹翛然侣,清风生几席。
华月满中天,虚室夜生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前往金陵寻访友人的旅程,充满了仙风道骨和自然之美的意境。
开篇用"麻姑"(神话中的仙女)和"青松泉石"营造出仙境般的环境,暗示主人公不是普通人。这位道士心怀远方,整夜都能听到他清亮的啸声,穿着紫色霞衣(象征修道之人的超脱),要去山川间寻找仙人的踪迹。
中间部分写金陵城的壮丽景色。金陵(今南京)自古就是风水宝地,红色的楼台和青绿的建筑交相辉映。这里住着一位叫"玉林"的高人(即题目中的陈鍊师),每天饮酒吟诗,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最后四句写两人相遇后的情景:找到这样超脱的伙伴,连座位边都仿佛生出清风。明月当空,空荡的房间在夜晚显得格外明亮("虚室生白"出自庄子,形容心境澄明的状态)。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修道之人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友情。诗人用色彩鲜明的画面(紫霞、丹碧、皎皎、华月)和空灵的意境,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清新脱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