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离乡求学的读书人,在功名路上遭遇挫折后的复杂心情。
前四句像放电影一样展现了他的人生轨迹:背着书箱像蓬草一样飘离故乡(楚丘),满怀希望去拜见位高权重的文侯(钟令公)。跟着春燕住进朱门大院,转眼却听到秋蝉哀鸣——暗示时间飞逝而功名未成。
五六句直接吐露心声:这些年只顾着追求功名,结果迷失了自我;现在只能眼巴巴望着权贵,心里满是委屈。最后两句最扎心:想到家乡溪山小路(代表平淡生活)和清贫却温馨的家(簟瓢指简陋饮食),眼泪就止不住了。
全诗妙在三个对比:春燕和秋蝉的时间对比,朱门和簟瓢的贫富对比,进取的野心和思乡的柔情对比。就像现代人去大城市打拼受挫后,一边不甘心,一边想念妈妈做的家常菜,这种矛盾心理被写得特别真实动人。
刘望
袁州(今江西宜春)人。登进士第。昭宗时曾作诗投镇南节度使钟传。刘松《宜阳集》曾录其诗。事迹据《登科记考》卷二七。《全唐诗》收《九嶷山》诗1首,作世次爵里无考者。民国《万载县志》存其诗1首,《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