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绣球 岁除同儿子对雪怀乡里作
寒雀敛层檐,正万里、同云催暮。
去年曾记,梅花溪上,童孙喧笑,纷纷团就,玉狮盐虎。
回首乱山如许。
对孤烛、异乡同住。
遥怜千里,老妻无恙,竹垞门掩,多应压遍,小园高树。
去年曾记,梅花溪上,童孙喧笑,纷纷团就,玉狮盐虎。
回首乱山如许。
对孤烛、异乡同住。
遥怜千里,老妻无恙,竹垞门掩,多应压遍,小园高树。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除夕夜,作者和儿子在异乡看雪时思念家乡的场景。
上片先写眼前景:屋檐下的麻雀都缩着身子躲雪,傍晚的天空布满阴云。这景象让作者想起去年在家乡溪边赏梅的热闹场景——小孙子们欢笑着堆雪人,把雪堆成狮子、老虎的模样。短短几句就形成了鲜明对比:一边是冷清的异乡,一边是热闹的故乡。
下片转到当下:此刻作者和儿子在异乡对着孤灯守岁。最牵挂的是千里之外的妻子——想象她独自关着竹门在家,门前的竹子和小树应该都被积雪压弯了吧。这里藏着两层心思:既担心妻子孤单,又通过"雪压树枝"这个意象,暗示自己对家人的思念之重。
全词妙在三个对比:热闹的过去vs冷清的现在,团聚的家乡vs孤独的异乡,眼前的雪景vs记忆中的雪景。最打动人的是最后对妻子的想象,不说自己多思念,而是担心对方是否安好,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显深情。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