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代文人的人生理想和仕途追求,用生动的画面和直白的愿望表达出来。
前两句"张乐鱼龙侵岸听,赋诗贾客倚船看"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江边景象:水中鱼龙(可能是舞龙表演)伴着音乐靠近岸边,商人们靠在船边欣赏诗人作诗。这里展现了两种人生状态——市井的热闹与文人的风雅并存。
后两句"他年得第彤庭直,拜疏终求鄂渚官"直接道出了诗人的心愿:将来考中进士后("得第"),虽然能在皇宫("彤庭")当值,但最终("终求")还是希望能到鄂渚(今武汉一带)做官。这里透露出一个有趣的心理:即使有机会在京城做官,诗人还是更向往地方官的生活,可能是因为地方更自由,或能更直接为百姓做事。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鱼龙""贾客"等意象生动呈现市井生活
2. 通过对比"皇宫当值"和"地方为官"的选择,展现不慕虚荣的务实态度
3. 语言直白却意味深长,短短四句就勾勒出一个有才华、有抱负又不失洒脱的文人形象
这种既追求功名又不被功名所困的豁达心态,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孙何
(961—1004)蔡州汝阳人,字汉公。少识音韵,善诗文,为王禹偁所重,与丁谓齐名。太宗淳化三年进士第一。累迁右司谏。真宗朝历权户部判官、京东转运副使、判太常礼院、知制诰掌三班院。屡有建言,尝疏请将三司所辖还户部,渐复六部各司其职之制,又极论军政腐败,将帅无能及畏懦玩寇等。有《驳史通》及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