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官员在繁忙公务中偶然寻得山水闲趣的场景,充满悠然自得的意境。
前两句"山岫孤云意自闲,不妨王事似连环"用孤云自在地飘在山间,比喻诗人虽身处公务缠身的处境(王事连环),但内心依然保持着闲适自在。这里把"公务"比作"连环锁",既形象又带着些许幽默。
后两句"解鞍盘礴忘归去,碧涧修筠似故山"是诗眼所在:诗人下马休息时,被眼前碧绿溪涧和修长竹林的美景吸引,恍惚间仿佛回到了故乡的山林。"盘礴"这个动作描写很生动,让人仿佛看见诗人随意舒展身体的样子。
全诗妙在写出了现代人也能共鸣的生活体验:在忙碌工作中突然被某个美好瞬间打动,暂时忘却烦恼。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累""我想家",而是通过云、山、竹林这些意象,含蓄地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