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

沙丘车过亡明镜,人头畜鸣自贤圣。
阿房殿里醉宫娃,赵高手中持国柄。
群雄云扰荡山东,邯郸却堕秦围中。
项王一战动天地,诸侯膝行趋下风。
割裂河山建侯国,天下畏威心不服。
只贪衣绣荣楚猴,岂识金刀得秦鹿。
楚歌一夜四面发,泣别虞姬歌数阕。
残兵牢落似晨星,独骑凌兢踏寒月。
乌江渡口方唤船,五侯追奔已江边。
苦道天亡非战罪,剑化壮气成飞烟。
君王雄武古无比,独无仁义谁相济。
向能忠计资范增,未必汉家能卜世。
谷城东头土一丘,悠悠遗恨何年休。

现代解析

这首《楚歌》用生动的历史画面,讲述了项羽从巅峰到败亡的悲剧故事,核心是反思英雄成败的关键因素。

开篇四句像电影镜头:秦始皇的巡游车队碾过沙丘(暗指其死亡),昏君把谗言当圣旨,阿房宫里醉生梦死,奸臣赵高却掌大权。这为后续秦朝崩溃埋下伏笔。

中间"群雄云扰"到"独骑踏寒月"是故事主线:先用快节奏展现起义军横扫山东、项羽巨鹿之战威震诸侯的高光时刻。但笔锋一转,指出他分封诸侯时只懂用武力威慑,不懂用仁义服人,就像给猴子穿华服般虚荣。垓下之围时,霸王别姬的悲情、残兵败将的凄凉,与当初"膝行诸侯"形成强烈反差。

结尾的反思最深刻:项羽渡乌江时仍说"天要亡我",把剑扔向追兵化作青烟,这个细节既悲壮又讽刺。诗人点破关键——他勇武过人却缺乏仁义,不听从谋士范增的忠言。最后那座孤坟的意象,暗示这种"只信武力"的思维注定失败。

全诗用对比手法凸显主题:把项羽的军事天才与政治短视对比,把曾经的"诸侯跪拜"与最后的"孤坟遗恨"对比。告诉读者:真正的英雄不仅需要战场威风,更需要人心所向的智慧。就像现代职场,单靠能力强不行,还要会团队协作,项羽的故事在今天依然有警示意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