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汪稼门方伯之任甘肃 其二

九迁稠叠奉恩纶,未改书生面目真。
咬菜根中寻臭味,燃藜烛下见精神。
关西清白堪贻后,涑水勋名岂异人。
话别匆匆重折柳,送公遥踏灞桥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官员送别同僚汪稼门调任甘肃时所作,核心是赞美对方清廉正直的为官品格和真挚的文人本色。

前四句用生活化的比喻说:虽然你多次升官(九迁稠叠),但始终保持着读书人的朴实本质。就像"咬菜根"形容甘于清贫的生活,"燃藜烛"用汉代学者夜间借火光苦读的典故,夸赞对方始终保持勤勉踏实的工作态度。

五六句用历史典故点赞:说你像东汉关西夫子杨震(以"天知地知"拒贿闻名)一样清白传家,又像宋代司马光(涑水先生)那样功业卓著却保持朴素。这两个例子既抬高了对方身份,又强调为官清廉的可贵。

最后两句回到送别场景:在灞桥(古人折柳送别之地)春色中匆匆话别,看似平常的送行场景里,藏着对这位好官的不舍和敬意。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聊天一样,用菜根、烛光这些日常事物,把对廉洁官员的尊敬说得特别接地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