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警示意味的联语,通常出现在法院的显眼位置,用以提醒人们理智行事,不要冲动行事。下面我将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进行分析:
开头两句“莫寻仇,莫负气”,直接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仇恨或意气用事而走上歧途。这里用了三个“莫”,强调不要冲动行事,要有理智。人们因为仇恨和意气用事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决定,最终可能导致自己陷入困境。接下来的一句“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再次强调了不要被人诱导、怂恿去做违法或不合理的事情,这样做既浪费了自己的精力、时间和金钱,又可能导致自己陷入法律纠纷。
接下来的句子“就胜人,终累己”,告诫人们不要仅仅为了胜过别人而行动,否则最终只会累己。这句话提醒人们不要为了与人争斗或追求个人利益而忽略自己的长远利益和道德底线。
接下来的部分“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势”,强调了人们在处理问题时要理智分析、考虑实际情况、衡量时势。这里的“酌理”是仔细思考、合理处理的意思,“揆情”是权衡情况、考虑实际的意思,“度时势”是评估当前形势、把握时机的意思。
最后的句子“做这官不清不勤不慎,易造孽,难欺天”,则是对那些身居官位的人提出的警示。不清白、不勤奋、不谨慎的行为容易做错事、造成不良后果,而且难以逃避法律的制裁和良心的谴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富有哲理的联语,告诫人们要理智行事、不要被仇恨和意气所左右,要谨慎处理事情,特别是那些身居官位的人更要清白勤奋、谨慎行事,否则将付出代价。这种深入人心的警示和哲理,让人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