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观卿将北行有诗留别次韵奉酬

钜若鳌戴山,微如蚁冠粒。
履幽则坦坦,用壮斯岌岌。
君才眼罕俪,君语口恒涩。
半月脱朝衫,穷年事缃笈。
躬承马班后,学富鲲鲸吸。
胜国史未成,嗣贤合重葺。
烹鸡用牛鼎,少脍取多汁。
嗜笃来众哜,衿开袪积习。
东江老名宿(谓唐实君),惠好称朋执。
浥彼古井深,资予修绠汲。
罗千网必万,粺九粝或十。
义以晰精觕,时乎视辟翕。
宁非明堂材,盍奏清庙什。
行藏勇内断,声誉耻虚袭。
峨峨野史亭,灿灿传家集。
为鳞虽久潜,在羽难终戢。
新纶绍前局,初震发群蛰。
人皆推掌故,官甫践末级。
巾笥快提携,直庐供采缉。
岁增廪稍丰,月受隃縻给。
同僚敛手避,先辈下床揖。
尺木阶徐升,登瀛门再入。
矫首有抗颜,和衷靡孑立。
所期击汰往,安事临岐泣。
赠处例当酬,蝇虻附骥絷。
山蔬忝饟薄,村酒劝饮湿。
远道欢莫追,馀波感犹及。
志士觊业成,吉人贵辞辑。
从教衣带缓,肯作步吏急。
功名况时至,庸可俯而拾。
去去慰民望,吾方咏台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清代文人写给朋友徐观卿的送别诗,用生动的比喻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才能的赞美和离别的不舍。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赞美友人才华
开头用夸张的比喻说徐观卿的才能像巨鳌能托起高山,又像蚂蚁能举起米粒(形容他既能担当大任,又注重细节)。接着夸他学问渊博,像继承司马迁、班固(古代著名史学家)的衣钵,能像鲸鱼吸水一样吸收知识,还提到他正在编写前朝历史("胜国史未成"),鼓励他继续完成这项重要工作。

2. 描述友人性格
诗中说他虽然说话有点笨拙("君语口恒涩"),但为人坦荡;虽然穿着朴素("脱朝衫"),但常年埋头书堆("事缃笈"指读书)。还提到他和前辈学者("东江老名宿")交往密切,互相学习,像用长绳从深井打水一样汲取智慧。

3. 鼓励友人前程
后半段主要写离别和祝福。说徐观卿虽然现在职位不高("官甫践末级"),但同事们都尊敬他,未来一定会步步高升("尺木阶徐升")。诗人劝他别为离别伤心("安事临岐泣"),相信他一定能实现抱负,就像快马奔驰("骥絷"指骏马),功名自然会来("庸可俯而拾")。

4. 最后表达情谊
结尾很有人情味:诗人准备了简单的野菜和村酒饯行,虽然礼物微薄,但情意深厚。最后再次鼓励友人放心去追求事业,百姓都期待他的作为("慰民望"),而诗人自己会在家乡为他祝福。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比喻(如蚂蚁举米、鲸鱼吸水)让抽象的赞美变得生动。
- 既有对学问的敬重,也有朋友间的暖心话,比如夸对方"说话笨但人品好"。
- 离别不煽情,而是充满务实鼓励,像"功名自然会来"这种话,今天朋友间也常说。
- 最后用野菜村酒这样朴实的场景收尾,显得真挚动人。

全诗展现了传统文人之间既重才学、又重情谊的交往方式,语言豪放与细腻并存,读来能感受到一种温暖又向上的力量。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