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句,却道出了生活中一个微妙的遗憾时刻。
第一句"谁知花过半"像一声轻轻的叹息:春天里人们总想着"改天再赏花",结果某天突然发现枝头的花朵已经凋落大半。这里用"谁知"二字特别巧妙,既带着惊讶,又暗含自责——原来在忙碌中,我们连春天流逝都未曾察觉。
第二句"才与酒相寻"更有意思:等到发现花期将尽,才匆匆带着酒去赏残花。这里的"酒"不是助兴,反而像是一种补偿,试图用酒来弥补错过最佳赏花期的遗憾。两个动作形成鲜明对比——"花过半"是自然规律的无情,"酒相寻"则是人类笨拙的补救。
整首诗像用慢镜头拍下的生活片段:我们总在美好的事物快要消失时,才后知后觉地想要抓住它。这种"总是晚一步"的怅惘,放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就像我们总在父母长出白发才想起陪伴,在青春将尽时才懂得珍惜。诗人用赏花这件小事,说出了现代人"错过才懂得珍惜"的普遍心理。
欧阳鈇
欧阳鈇(一一二六~一二○二),字伯威,号寓庵,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与周必大同年生,又同应举,但屡试不第,乃笃意于诗。宁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七。有《脞辞集》等,均佚。事见《周文忠集》卷七四《欧阳伯威墓志铭》、《诚斋集》卷七七《欧阳伯威脞辞集序》。今录诗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