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首 其五

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忘。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以上宋正受《嘉泰普灯录》卷二八)。

现代解析

这首古诗讲的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人做的每一件事,无论过了多久,都会产生相应的后果。

简单来说,它告诉我们三件事:
1. 时间抹不掉因果:就算过了千百年的时间("百千劫"),你曾经做过的事("所作业")都不会凭空消失。就像种下一颗种子,哪怕过了很多年,该发芽的时候还是会发芽。

2. 时机成熟就会显现:当各种条件凑齐的时候("因缘会遇时"),就像春天到了种子会发芽一样,你做过的事就会带来相应的结果("果报")。

3. 自己承担后果: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做事的人自己来承受("还自受"),别人替代不了。就像自己吃饭自己饱,别人没法替你消化。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用最简短的话,说透了人生的一个基本规律。它提醒我们:不要心存侥幸,觉得做坏事能逃过惩罚,或者做善事会白费功夫。我们现在的一言一行,都在为未来"存钱"或"欠债"。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很有意义——比如环保问题,我们现在破坏环境,将来子孙后代就要承受恶果;我们现在与人为善,可能哪天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好运。

整首诗就像一位智慧老人,用平静的语气告诉我们: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释师体

释师体(一一○八~一一七九),号或庵,俗姓罗,黄岩(今属浙江)人。年十五师妙智院守威,弱冠为沙弥,初参此庵元于天台护国,后为虎邱瞎堂慧远禅师首座。历住吴之报觉,润之焦山。孝宗淳熙六年卒,年七十二。为南岳下十六世,护国此庵景元禅师法嗣。有《语录》一卷传世。《嘉泰普灯录》卷二○、《五灯会元》卷二○、《补续高僧传》卷一一有传。释师体诗,据《续古尊宿语录》所收《或庵体禅师语》及他书所录,编为一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