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太白语酬僧净月

主人碧岩里,为余话幽栖。
真诀自从茅氏得,风流还与远公齐。
满堂空翠如可扫,而君解来一何好。
白玉麈尾谈重玄,琉璃砚水常枯槁。
苍苍云松,拂彼白石。
世人闻此皆掉头,就中与君心莫逆。
袖拂紫烟去,空中闻天鸡。
借问苏耽鹤,早晚向江西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借李白的诗句拼贴而成,表达诗人与僧人净月之间的精神共鸣和超脱世俗的情怀。

开头两句写诗人在山岩间与净月相遇,净月向他讲述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这里的“碧岩”“幽栖”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

接下来提到“茅氏”和“远公”,分别指道教茅山派和东晋高僧慧远,暗示净月既懂道家真谛,又有高僧般的风雅。两人在满堂翠色中畅谈玄理(“重玄”指深奥的道家思想),但砚台里的水却干涸了——这个细节暗示他们谈得太投入,忘了时间。

“苍苍云松,拂彼白石”进一步烘托山中的清幽环境。世人听到这种超脱的言论会摇头离开,但诗人与净月却心灵相通(“心莫逆”)。

最后四句充满仙气:衣袖拂过紫烟,空中传来天鸡报晓,诗人问净月何时像仙人苏耽一样骑鹤飞往江西(暗指归隐或得道)。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和典故,赞美了二人高洁的志趣和遗世独立的精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