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即事

新旧音书寂不来,略无一事可萦怀。
春风寂寞花侵路,野寺荒凉草上阶。
剩欲出门留客坐,不妨扶杖看僧斋。
无人会得庞公意,只道渊明是正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闲居时的孤独与自在,充满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世俗的超脱。

前两句写诗人与外界断了联系,书信稀少,却因此感到轻松,没什么事能让他烦恼。这种"断联"不是无奈,而是一种主动选择,体现了他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他的生活环境:春风中花朵开满小路却无人欣赏,野寺台阶长满荒草,说明这里人迹罕至。但他并不觉得凄凉,反而很享受这种宁静——想出门就留客同坐,走不动了就拄着拐杖看僧人吃斋,生活随意自在。

最后两句用两个典故点明主旨:庞公是东汉隐士,陶渊明是著名田园诗人。诗人说没人懂庞公(其实是指自己)的选择,只把他当成陶渊明那样的普通隐士。这看似抱怨,实则带着几分得意——他享受这种不被理解的孤独,因为这意味着他真正活出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它把孤独写得充满诗意,把简单生活写得令人向往。诗人用荒凉的环境反衬内心的充实,用无人理解来突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苦闷的隐士,而是一个在寂寞中找到快乐、在简单中活出滋味的生活智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