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阁学挽诗三首

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
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
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
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分析,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

《李阁学挽诗三首》是一首表达对逝者李阁学哀悼之情的挽诗。整首诗充满了对李阁学的赞美和怀念。

首先,诗的前两句“频岁仍饥馑,三湘要抚绥。”描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即连年饥荒,需要治理和安抚的地区很多。这里可以看出李阁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接着,“分忧承帝命,遗爱结民思。”这两句诗表达了李阁学接受皇帝的命令,分担国家的困难,他的善政和爱民之心深得民心。这里的“遗爱”表示他留下的仁爱之政,仍然让百姓怀念。

然后,“自有栾公社,何须叔子碑。”这两句诗用了典故,栾公是古代的一位贤臣,这里用来比喻李阁学。而“叔子碑”则是赞美功绩的碑文。这句话的意思是,李阁学的功绩和名声自然流传,不需要额外的碑文来赞美。

最后,“若书耆旧传,清德不磷缁。”这里的“耆旧传”指的是史传,即历史传承。“清德”指的是高尚的品德,“磷缁”是染污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要把李阁学的故事写进历史传承中,他的清正廉洁的品德是不会被玷污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李阁学的赞美,表达了对他的怀念和敬仰。诗中既描述了李阁学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也表达了他的政绩和品德。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和敬仰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