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有怀雨农兼寄春卿
高山生自云,山为云气拥。
天风一吹荡,云挟山欲动。
无意入云中,湿烟如海涌。
古树郁苍翠,危石露巃嵷。
时闻鸣鹤声,疑蹑仙人踵。
仰窥天近远,一气接澒洞。
出云复入云,马首双耳耸。
我欲袖云归,妙手莫能捧。
羡子山中人,著书得几种。
尽日看云飞,心清绝俗冗。
天风一吹荡,云挟山欲动。
无意入云中,湿烟如海涌。
古树郁苍翠,危石露巃嵷。
时闻鸣鹤声,疑蹑仙人踵。
仰窥天近远,一气接澒洞。
出云复入云,马首双耳耸。
我欲袖云归,妙手莫能捧。
羡子山中人,著书得几种。
尽日看云飞,心清绝俗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山中行走时看到的云雾缭绕的奇幻景象,以及由此产生的超脱世俗的感悟。
开头用"高山生自云"的奇妙比喻,把山和云写成母子关系:云雾像母亲怀抱着高山。随后"天风一吹"让整个画面活了起来,云雾翻涌时仿佛要把山都带着移动,这种动态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进入云雾后,作者用"湿烟如海"形容浓密的雾气,古树和怪石在雾中若隐若现,加上隐约的鹤鸣声,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这里"疑蹑仙人踵"的想象特别生动,好像跟着仙人的脚印在走。
后半段写马儿在云雾中穿行时竖起耳朵的细节很传神,带出作者"想带走云彩"的童趣想法。最后笔锋一转,羡慕山中隐士可以整天看云、静心著书的生活,表达了向往远离尘嚣的心境。
全诗最妙的是把常见的山景写得如此灵动飘逸,通过云雾这个意象,把现实风景和超脱的遐想完美融合,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和心灵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