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道原归京师

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
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
又不见子贡学成退仕卫,废举鬻财齐鲁地。
高车结驷聘诸侯,所至分庭咸抗礼。
马医洒削业虽微,亦将封居垂后世。
胸蟠万卷不疗饥,孰谓工商为末艺。
泉南有客陶朱孙,大舶东望扶桑暾。
石塘万里限弱水,贝阙珠宫光吐吞。
直穷南海极西海,生擒蛮寇龙牙门。
岛衣卉服识名姓,懋迁有无争骏奔。
圣明文德洽区夏,诏遣移家居阙下。
亲聆天语觐天言,岂是寻常行贾者。
兹来娄上督诸商,会看重译贡殊方。
明珠撒殿献琛赆,天王端拱当明堂。
朱君朱君不易得,务财逐利通绝域。
只今太史笔如椽,汗简杀青书货殖。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对一个人归京的送别诗,通过古代的商人和现在的情境作对比,赞扬了朱道原的商业才能和回归京城的荣耀。我们可以逐句解析这首诗:

1. “君不见范蠡谋成吴社屋,归来扁舟五湖曲。”

这里提到古代商人范蠡,他在吴国帮助越国击败吴国后,选择了隐退,泛舟五湖之上。这是对古代商人成功后的隐退生活的赞美,也预示了朱道原的回归。

2. “之齐之陶变姓名,治产积居与时逐。”

范蠡在不同的地方改变姓名做生意,积累财富。这是对古代商人经商的智慧和能力的肯定。

3. “又不见子贡学成退仕卫,废举鬻财齐鲁地。”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学成后回到家乡做生意,并且在齐鲁地区非常成功。这里把朱道原与古代的杰出商人相比,赞美他的商业才能。

4. “高车结驷聘诸侯,所至分庭咸抗礼。”

这描述了古代商人交往的场景,他们乘坐高级车辆,诸侯都给予他们崇高的礼仪。这是对商人社会地位的一种赞美。

5. “马医洒削业虽微,亦将封居垂后世。”

即使是最普通的行业,如马医和屠夫,也能积累财富并传承给后代。这是对商业活动的一种普遍肯定。

6. “胸蟠万卷不疗饥,孰谓工商为末艺。”

拥有满腹诗书并不能解决饥饿问题,商业被视为重要的技艺,不是次要的。这是对商业的一种务实肯定。

7. “泉南有客陶朱孙,大舶东望扶桑暾。”

这里提到朱道原像范蠡的后代一样,乘坐大船前往东方。这是对朱道原商业旅程的赞美。

8. “圣明文德洽区夏,诏遣移家居阙下。”

皇帝的文化和道德普及全国,朱道原被召回京城居住。这是对朱道原荣耀归来的赞美。

9. “亲聆天语觐天言,岂是寻常行贾者。”

朱道原亲自听到皇帝的话,他并不是普通的商人。这是对朱道原身份的肯定。

10. “兹来娄上督诸商,会看重译贡殊方。”

朱道原来到京城监督商业活动,并且与其他国家的商人交流。这是对朱道原职责的一种赞美。

11. “明珠撒殿献琛赆,天王端拱当明堂。”

朱道原带回的珍宝献给皇帝,皇帝在明堂上接受。这是对朱道原贡献的赞美。

12. “朱君朱君不易得,务财逐利通绝域。”

强调朱道原的才能和智慧不容易得到,他在追求财富和利益方面有着独特的眼光和能力。这是对朱道原个人能力的极高评价。

总结:这首诗通过对比古代的商人和现在的情境,赞美了朱道原的商业才能、回归京城的荣耀以及他的个人魅力。整首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展示了诗人对朱道原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袁华

苏州府昆山人,字子英。工诗,长于乐府。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有《可传集》、《耕学斋诗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