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泽夫人祠

空江落日黯祠门,髣髴云裳涕泪痕。
一恸无由恩已绝,两家多故事难言。
千秋杜宇休啼血,万里苍梧合断魂。
终古湘灵有祠庙,流传真伪更谁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古老祠堂的凄凉景象,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开头两句用"空江落日""黯祠门"勾勒出一幅荒凉画面,祠堂门前的落日余晖中,仿佛还能看到古人泪痕未干的身影。这里通过环境描写营造出一种哀伤氛围。

中间四句道出了历史恩怨的复杂性:曾经的深情厚谊已成过眼云烟("一恸无由恩已绝"),两个家族(可能指三国时的孙刘两家)的往事已难以说清。诗人劝杜鹃别再为往事哀鸣("千秋杜宇休啼血"),因为远在万里之外的苍梧之地(舜帝葬身之处)的亡魂早已心碎。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湘水女神(湘灵)的祠堂能留存千古,但其中故事的真假又有谁说得清呢?这其实是在说,历史传说往往真假难辨,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价值。

全诗通过祠堂、落日、泪痕等意象,将个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悟融入景物描写,表达了"历史真相难以追寻,但情感永恒"的深刻主题。语言优美而含蓄,让读者在感受凄凉之美的同时,也能思考历史的虚幻与真实。

黄景仁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