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大母八十忌辰
寒此一寸心,不爇九原梦。
爱孙今已归,含笑饮毋恫。
苍烟屋角梅,暗花一枝冻。
匿有初春晖,敬敢作瓶供。
能为泥膝娇,未改弱时弄。
此生还何期,流波大江送。
年年啄食劳,有翼不成凤。
陈列刍酒微,何以惬吾衷?
爱孙今已归,含笑饮毋恫。
苍烟屋角梅,暗花一枝冻。
匿有初春晖,敬敢作瓶供。
能为泥膝娇,未改弱时弄。
此生还何期,流波大江送。
年年啄食劳,有翼不成凤。
陈列刍酒微,何以惬吾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祖母去世八十周年忌日时写下的悼念之作,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思念和遗憾。
开头四句直抒胸臆:作者捧着冰凉的心(形容哀伤),却无法在九泉之下与祖母相见。现在爱孙终于回来祭拜,希望祖母能含笑接受供奉,不要感到悲痛。这里"饮毋恫"是劝慰祖母安息的意思。
中间六句通过景物描写寄托哀思:老屋角落的梅花在寒烟中开放,虽然花朵被冻住,却暗藏春意。作者不敢折下供瓶,因为这梅花就像当年依偎在祖母膝下的自己——虽然长大成人,内心仍是那个撒娇的孩童。"泥膝娇"指小时候黏在祖母膝前撒娇的样子。
最后六句转为人生感慨:生命如江水奔流,自己虽然努力("啄食劳"指辛勤工作),却始终未能出人头地("不成凤")。如今只能用简单的祭品("刍酒"指粗茶淡酒)表达心意,却难以完全传达内心的思念。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将童年记忆与现状交织,用梅花、江水等意象串联起时空,在朴素的语言中蕴含着对祖母深深的怀念和"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最动人的是"能为泥膝娇,未改弱时弄"这句,生动展现了无论年龄多大,在祖母面前永远都是孩子的真挚情感。
姚燮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