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寒冷清晨的所思所感,表达了对清廉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清贫生活的坦然。
开头用"冻鹊"这个意象,描绘出冬日清晨的寒冷氛围。屋檐下的喜鹊冻得瑟瑟发抖,但作者却说"虽觉无书亦未嫌"——虽然没收到书信也不觉得遗憾。这里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
中间四句形成对比:一边是作者在京城过着清贫生活("老子京师贫故态"),一边是友人在地方为官却保持清廉("先生郡阁意何甜")。"三杯薄酒"说明生活简朴,"几载官居一味廉"直接点赞友人的廉洁作风。
最后两句最动人:白发苍苍还在思念友人,相信未来会在梦中相见。"潜夫何处不吾潜"用了个巧妙的双关——"潜夫"既指隐居的人,又暗含"无论你隐居在哪里,我的心都能找到你"的意思,展现了真挚的友情。
全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厚,通过冬日清晨、薄酒、白发等意象,把对友人的思念、对清廉品格的赞赏,以及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都自然地表达出来。最难得的是,诗中没有任何抱怨,反而透着一股温暖的力量。
庄昶
庄昶(1437~1499)明代官员、学者。字孔暘,一作孔阳、孔抃,号木斋,晚号活水翁,学者称定山先生,汉族,江浦孝义(今江苏南京浦口区东门镇)人。成化二年进士,历翰林检讨。因反对朝庭灯彩焰火铺张浪费,不愿进诗献赋粉饰太平,与章懋、黄仲昭同谪,人称翰林四谏。被贬桂阳州判官,寻改南京行人司副。以忧归,卜居定山二十余年。弘治间,起为南京吏部郎中。罢归卒,追谥文节。昶诗仿击壤集之体。撰有《庄定山集》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