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六日与客游高梁桥

燕郊四月如春月,景物暄妍宿雨晴。
仙苑名花裁罥蝶,御堤芳树始流莺。
平林翠幕褰风飏,落日红妆照水明。
自幸太平多乐事,共将弦管寄欢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春光明媚时,诗人与朋友同游高梁桥的快乐场景。

开篇用"燕郊四月如春月"点明时间地点——北京郊外的四月像春天一样美好。雨后初晴,万物鲜亮,为全诗定下明快的基调。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春日美景:皇家园林里鲜花盛开,蝴蝶飞舞;河堤绿树上黄莺初啼;远处树林像绿色帷幕随风轻摆;夕阳下盛装游人倒映水中,如同红色妆容照亮水面。这些画面有动有静,色彩鲜艳(翠绿、鲜红),充满生机。

结尾两句直抒胸臆:诗人庆幸生活在太平盛世,能与友人一起奏乐歌唱,共享欢乐。这里"弦管"代指音乐,"欢情"表达出游玩的愉悦,展现了当时文人雅集的生活情趣。

全诗像一组春日vlog:先用广角镜头拍雨后天晴的整体氛围,再用特写抓拍蝴蝶、黄莺的灵动,接着用摇镜头展现风吹树林的动感,最后用逆光拍摄夕阳下的人影。最后配上画外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感恩。这种将自然美景与人情乐趣相结合的写法,至今仍能引起春游爱好者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