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外舅陆射山先生至都六月望后为先生初度同学数子置酒容园为寿敬赋长句四首以侑觞 其一

几遍芒鞋踏帝畿,星埃头上片云飞。
渐除豪气终违俗,才卸行装便忆归。
晚节尚馀文笔在,旧游并觉酒人稀。
清时肯擅徵君目,收取声名待拂衣。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岳父陆射山祝寿而作,充满了对长辈的敬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前两句"几遍芒鞋踏帝畿,星埃头上片云飞"用生动的画面感,描写岳父多次穿着草鞋(芒鞋)来到京城(帝畿),风尘仆仆却依然潇洒的形象。"片云飞"这个比喻特别传神,把岳父比作一片自在的云彩。

中间四句展现了岳父的性格特点:他渐渐收敛了年轻时的豪气,却始终保持着与众不同的品格;刚卸下行装就想着回家,说明他淡泊名利;晚年仍保持着文采(文笔在),但当年一起喝酒的老友却越来越少了。这些描写既真实又感人,让我们看到一个有才华、重情义,又不随波逐流的老人形象。

最后两句"清时肯擅徵君目,收取声名待拂衣"是美好的祝愿:在这个清明的时代,岳父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徵君指受朝廷征召的隐士),但他更看重的是功成身退(拂衣指辞官归隐)的洒脱。

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展现了一位可敬长辈的形象,既有对长辈的祝福,也暗含对人生境界的思考。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功成名就后选择归隐"的超然态度,这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共鸣。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