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江王生长身干一丈馀二尺遇于城东里有长句

君不见伍胥挺然一丈身,犹能挟弓报楚人。
又不见王商八尺坐未央,单于仰视皆𢕔徨。
君今一丈乃有馀,独行道路垂衣裾。
丈夫困穷亦时有,东方瑰奇挟两肘。
日栖金马索升斗,不如侏儒饱食且醉酒。
毛甡自视负七尺,仰头看人乞衣食。
有时春至恋春色,颓然将老终可惜。
我今愿君东到蓬莱山,山头日上花斑斓,挟予两翮同追攀。
又不然驱车仗剑出天外,坐予车下吸沆瀣,与君俯仰且有在。
焉能伛偻还曲钩,依时逐例争封侯,食糠食肉两不休。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王生的高个子(身高一丈多)的故事,用对比和自嘲的方式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和对自由人生的向往。

开头用两个历史名人作对比:
1. 伍子胥(春秋名将)身高一丈还能拉弓报仇
2. 王商(汉代名臣)身高八尺就让匈奴单于害怕
这两人都是大高个且成就非凡,但现在的王生虽然更高(一丈多),却只能在路上垂着衣角独行,暗示空有身高却无作为。

接着用自嘲的语气说:
- 大丈夫穷困很正常(东方朔这样的奇才也曾穷困)
- 现在每天在衙门混饭吃("金马"指官署),还不如矮个子(侏儒)能吃饱喝醉
- 作者自称"毛甡"(可能是笔名),七尺男儿却要仰头向人讨饭吃
- 春天来了也提不起精神,眼看就要颓废到老

最后表达理想:
1. 最好能和王生一起去蓬莱仙山(象征自由),追着朝阳看花
2. 或者驾车仗剑闯天涯,在天地间畅快呼吸
3. 最受不了的是弯着腰巴结权贵("伛偻曲钩"),为争功名像狗一样("食糠食肉"指看人脸色过日子)

全诗妙在:
- 用身高比喻才能(个子高=本事大)
- 拿自己和历史名人对比更显落魄
- "不如侏儒"这种自黑特别扎心
- 结尾三种人生选择,一个比一个洒脱,反衬出现实的憋屈

本质上是在吐槽:有本事的人得不到重用,只能要么幻想修仙,要么浪迹天涯,实在不行就躺平——但绝不跪着求官。这种"宁可饿死也不低头"的骨气,就是诗的灵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