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对比的手法,道出了人与自然的本质差异,暗含对世俗的讽刺。
前两句"人痴多肉,石狡去骨"形成鲜明对比:人类沉迷欲望("痴")变得臃肿("多肉"),而石头却狡猾地("狡")褪去累赘("去骨"),保持本质。这里"去骨"不是真的没骨头,而是说石头不受世俗束缚。
后两句"山灵世情,与汨俱没"更深刻:山原本有灵性("山灵"),但被世俗同化("世情"),最终和流水("汨")一起消失。表面写山水,实际暗指人最初纯净的本性,被社会规则慢慢消磨殆尽。
全诗妙在把石头拟人化,用"狡"这个贬义词反而赞美了石头的通透。而看似在写山水,实则句句在写人性,提醒我们不要被欲望和世俗同化,要像石头一样守住本真。短短16个字,却包含了深刻的处世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