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革命志士陈其美的深切哀悼。
上联"壮士魂归湖浪碧"中,"壮士"直接点明陈其美的英雄身份,"魂归"二字既暗示他的牺牲,又赋予一种精神永存的意味。"湖浪碧"用自然景物作比,既描绘出烈士安息之地的宁静美好,又暗含其精神如碧波般清澈长存。
下联"骊歌声咽沪潮寒"更富感染力。"骊歌"指送别之歌,用"声咽"形容歌声哽咽,生动传达出悼念者的悲痛。"沪潮寒"既点明陈其美在上海遇难的事实,又用"寒"字烘托出悲凉氛围,让读者仿佛感受到当时肃穆哀伤的气氛。
全联最妙处在于将人的情感与自然景物完美融合。湖浪、江潮这些永恒的自然景象,与短暂的人生形成对比,却又通过"魂归""声咽"的拟人化描写,让自然景物也带上了人的情感。这种写法既避免了直白的悲伤表达,又让哀思显得更加深沉悠远。
对联虽然只有短短十四字,但通过精心选择的意象和凝练的语言,既表达了对烈士的崇敬,又传递出无尽的哀思,展现了传统挽联"言简意赅,情真意切"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