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竹枝词(二首。同李夫人登武当山作)

幽踪谁识女郎身,银浦前头好问津。
朝罢玉宸无一事,坛边愿作扫花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词用第一人称写了一位女道士("女郎身")在武当山修行的生活感悟,充满仙气与女性特有的细腻。

第一句"幽踪谁识女郎身"像是自问自答:我这样隐居修行的女子,有谁能真正理解呢?"银浦前头好问津"的"银浦"指银河,暗指修行之路如银河般神秘美好,值得探寻。

后两句展现修行日常:早晨在道观("玉宸"指道观大殿)做完早课后,最喜欢拿着扫帚在祭坛边清扫落花。这个"扫花人"的意象特别生动——不是高高在上的仙子,而是甘愿做最平凡的事,在扫地这种日常劳作中也能悟道。

全词妙在把道教修行写得充满生活气息。女道士不追求惊天动地的修为,反而在扫花这样的琐事中找到修行真谛,展现出一种质朴的智慧。语言清新自然,就像武当山的晨雾一样轻盈灵动,让读者感受到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王微

(415—453)南朝宋琅邪临沂人,字景玄。王弘侄。善属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初为始兴王刘浚友。微素无宦情,江湛举为吏部郎,不就。与何偃书,深言尘外之适。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终日端坐,床席皆生尘埃,惟坐处独净。弟有疾,微躬自处疗,以服药失度卒。深自咎恨,发病不复自疗,弟卒后四旬亦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