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戌孟夏由灵隐徒步过韬光庵直上北高峰顶癸亥夏日又至韬光留题韬光观海画卷中(癸亥)

潮声不到北高峰,惟见楼头海日红。
健足直淩山色外,诗情浑付竹光中。
胸前泉石千层起,眼底江湖一望通。
欲学乐天游两寺,那堪吟眺总悤悤。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两次登杭州北高峰的所见所感,充满登山观景的畅快和人生感悟。

前两句说站在北高峰顶,听不到钱塘江潮声,只能看见远处海面映着朝阳的红色。这里用"潮声不到"和"海日红"的对比,突出山顶视野的开阔。

中间四句是登山体验:脚步轻快地踏上山路,满眼翠竹激发诗兴;站在山顶时,眼前层叠的山石和开阔的江湖尽收眼底。这些描写充满动感,像用"健足直淩"写登山之快,"诗情浑付"表现灵感迸发,"千层起""一望通"展现壮阔视野。

最后两句借白居易(乐天)典故,说想像白居易那样悠闲地游览寺庙,但现实总是来去匆匆。这里透露出对慢生活的向往,也带着些许遗憾。

全诗语言明快,像"海日红""竹光中"这些词既有画面感又通俗。诗人把登山过程写得生动有趣,既有身体力行的畅快(健足登山),又有心灵收获(激发诗情),最后落脚到对生活方式的思考,层次很丰富。读起来能感受到登山的乐趣和人生感悟的交织。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