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天庆观碧玉堂

清晓叩玄关,忧时鬓已斑。
何如闲道士,隔竹看君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清晨时分来到天庆观,对时局感到忧虑,自己的头发也因此斑白。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自己羡慕那些闲适的道士,他们可以隔着竹子欣赏美丽的君山。

首先,诗人提到“清晓叩玄关”,意味着清晨时分来到玄关,玄关在这里可以理解为寺庙的大门。诗人可能是在清晨时分来寺庙祈求平安或者寻求心灵的宁静。

接着,“忧时鬓已斑”,这里的“忧时”指的是对时局的忧虑,而“鬓已斑”则是指因为忧虑而使得头发变白。这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然后,“何如闲道士”,这里的“何如”是一种反问,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生活的羡慕。诗人认为道士们能够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不受世俗纷扰。

最后,“隔竹看君山”,这里的“隔竹”意味着通过竹子看到君山,君山在这里象征着美景。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希望自己也能像道士一样,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诗人自己与道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蕴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龚准

龚准(?~一二七九),字深文,高邮(今属江苏)人。曾知长洲县。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知泰州(《宋史》卷四六《度宗纪》)。景定二年(一二六一)知江阴军(明嘉靖《江阴县志》卷一○)。累官司农卿。宋亡,士大夫居班行者随例北上,准行至莘县不食而卒。清嘉庆《高邮州志》卷一○有传。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