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春感八首四叠少陵秋兴韵(1976年) 其七

华颠文武两无功,吴市箫声廿载中。
解渴不祈金掌露,打头何事石尤风。
梦回桂岭云犹墨,劫后桑枝海更红。
莫道乾坤非本穴,抱香还有铁函翁。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于1976年,作者借古喻今,表达了自己在动荡年代中的无奈与坚守。

首联"华颠文武两无功,吴市箫声廿载中":白发苍苍的文武官员都无所作为,就像伍子胥在吴市吹箫乞食一样,二十年来处境艰难。这里暗指知识分子在特殊时期的困境。

颔联"解渴不祈金掌露,打头何事石尤风":口渴时不求仙露解渴(喻不向权贵低头),却偏偏遭遇顶头逆风(指政治风波)。用对比手法表现知识分子的骨气与现实的残酷。

颈联"梦回桂岭云犹墨,劫后桑枝海更红":梦中回到桂林(可能指理想之地),却见乌云密布;历经劫难后,看到桑树新枝和红霞(暗示希望)。通过景物对比展现时代阴影与未来曙光。

尾联"莫道乾坤非本穴,抱香还有铁函翁":不要说世界没有容身之处,还有像"铁函翁"(指坚守气节的人)这样怀抱理想的人存在。最后以坚守信念的形象收尾,传递出在逆境中保持希望的力量。

全诗用典自然,通过"箫声""金掌露"等典故暗喻现实,用"云墨""海红"等色彩对比营造意境,在沉郁中透出坚韧,展现了知识分子在特殊年代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