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后值雪登西楼

西崦楼前枯木堂,堂前山木寒苍苍。
看雪捲帘开画障,赋诗啜茗倚绳床。
城边宿麦有生意,江上野梅吹暗香。
可是东君惜花柳,故教残冻迟春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后一场春雪中的宁静景象,充满了对自然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前两句写景:诗人站在西楼前,看到枯木和苍茫的山林,营造出冬末春初的冷清氛围。"枯木堂"和"寒苍苍"的用词既写实又带着几分萧瑟感。

中间四句转入生活场景:诗人卷起帘子赏雪,仿佛打开了一幅天然画卷;一边品茶一边作诗,悠闲地靠在绳床上。这里通过"看雪"、"赋诗"、"啜茗"三个动作,生动展现了文人雅致的生活情趣。随后笔锋一转,注意到城墙边越冬的小麦已冒出嫩芽,江边野梅暗香浮动,透露出春天即将到来的讯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悟:或许是春神(东君)怜惜花草树木,特意让残冬的寒意多留几日,推迟了春暖花开的时节。这种拟人化的写法,把自然现象赋予了温情脉脉的情感色彩。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捕捉冬春之交的微妙变化,在寒冷中发现了生机(宿麦新芽),在萧瑟里闻到芬芳(野梅暗香),将寻常的雪景写出了新意。特别是最后对"春迟"的浪漫解释,展现了古人观察自然时特有的诗意想象。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