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兴
海内遍传黄霸疏,力除痼疾启阳和。
危言本虑滋螟蟘,善后先期料鹳鹅。
与块野人天自弃,耕烟瑶岛幻偏多。
逋仙愁绝梅花驿,强剔残灯救火蛾。
诡托爰居译姓名,幺么竟敢藐干城。
幻人莫恃条枝国,大帅新连细柳营。
往复书谁通鸟使,兜离语转效豺声。
拥旌建节雄开府,宵旰云何体圣明。
瘴雨蛮烟及甬句,毗连绣壤此咽喉。
时平民不知兵革,海阔风难辨马牛。
莫遣戈船轻下濑,可知帷幄重持筹。
材官多少驰星檄,画住吴淞水一钩。
轻寒六月似秋深,积雨愁看十日阴。
带疾军犹擐甲卧,淡灾天有洗兵心。
江湖满地家无定,星火催租吏更侵。
自笑杞人忧甚事,汉军旗帜盛如林。
危言本虑滋螟蟘,善后先期料鹳鹅。
与块野人天自弃,耕烟瑶岛幻偏多。
逋仙愁绝梅花驿,强剔残灯救火蛾。
诡托爰居译姓名,幺么竟敢藐干城。
幻人莫恃条枝国,大帅新连细柳营。
往复书谁通鸟使,兜离语转效豺声。
拥旌建节雄开府,宵旰云何体圣明。
瘴雨蛮烟及甬句,毗连绣壤此咽喉。
时平民不知兵革,海阔风难辨马牛。
莫遣戈船轻下濑,可知帷幄重持筹。
材官多少驰星檄,画住吴淞水一钩。
轻寒六月似秋深,积雨愁看十日阴。
带疾军犹擐甲卧,淡灾天有洗兵心。
江湖满地家无定,星火催租吏更侵。
自笑杞人忧甚事,汉军旗帜盛如林。
现代解析
这首《漫兴》是一组忧国忧民的讽喻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政治问题的深刻思考。全诗分为三部分,每部分都像一幅社会画卷:
第一部分(前八句)像一部官场警示录。用"黄霸疏"(汉代清官奏折)的典故,讽刺当下官员空喊改革口号却无力根治社会顽疾。把贪官比作啃庄稼的害虫(螟蟘),把军事威胁比作虎视眈眈的鹳鹅(凶猛水鸟)。最精彩的是"救火蛾"的意象——就像梅花驿站的守夜人明知徒劳还要挑灯救飞蛾,暗示清官在腐败体系中的无力感。
第二部分(中间八句)刻画了边防危机。用"爰居"(传说中的怪鸟)比喻外敌伪装渗透,讽刺守将(干城)竟轻敌大意。"细柳营"(汉代名将周亚夫的军营)的典故反衬当下军纪松弛。最生动的是把外语谈判(兜离语)比作豺狼嚎叫,暗指外交谈判中的凶险。
第三部分(后八句)展现民生疾苦。用"瘴雨蛮烟"描绘边境阴郁氛围,"马牛难辨"暗指是非混淆的社会现状。"六月秋寒"的反常气候隐喻社会病态,而"带疾擐甲"的士兵与"星火催租"的官吏形成强烈对比。结尾"杞人忧天"的自嘲背后,其实是看到"汉军如林"的深深忧虑——表面繁荣下隐藏着危机。
全诗就像一套连环画:从官场腐败画到边防隐患,再画到民生凋敝,最后用"看似强盛的军旗"作为反讽收尾。作者像拿着显微镜的社会观察家,把当时的社会病灶——官僚主义、军事懈怠、民生困苦——都解剖给我们看。诗中"救火蛾""豺狼语"这些接地气的比喻,让深刻的社会批判变得鲜活易懂,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表面繁华下的隐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