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归 丁未燕京除夕,同表兄舟石、家兄夏士守岁作

炉存炭兽,香浮樽蚁,天涯又记除日。
寻思四十明朝是,转觉客怀难遣,岁去堪惜。
旅馆乱山残雪夜,幸款语,相逢兹夕。
试屈指、二十年来,几度在乡国。
南粤东瓯西晋,而今飘泊,漫索长安杯炙。
何甥谢舅,周郎陆弟,旧事凄凉空忆。
且呼童秉烛,好把新词共题壁。
笑诸兄、兴还不浅,烂醉狂歌,看余鬓翻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除夕夜在异乡与亲友守岁的场景,充满了漂泊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上阕开篇用"炉存炭兽,香浮樽蚁"描绘出温暖的守岁氛围,但马上用"天涯"二字点明身在异乡。四十岁将至的年纪让作者感到客居他乡的愁绪难以排遣。在旅馆的雪夜里,能与表兄、兄长相聚畅谈,成为难得的慰藉。屈指一算,二十年来很少能在家乡过年。

下阕写自己的人生轨迹:从南粤到东瓯再到西晋,如今又漂泊到京城。用"何甥谢舅,周郎陆弟"这些典故,暗指自己和亲友们就像历史人物一样聚散无常。索性叫童子点灯,与兄长们一起在墙上题写新词。最后以自嘲作结:看诸位兄长酒兴正浓,而我已两鬓斑白。

全词最动人的是那种"笑着流泪"的复杂情感:既有漂泊的辛酸,又有相聚的温暖;既感叹岁月无情,又珍惜当下欢聚。作者用"烂醉狂歌"的豪放来掩饰内心的沧桑,这种反差让词作格外打动人心。

朱彝尊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