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时中堂成德修弟喜而赋之因次元韵
有谭名利者,耳若了不闻。
心乎平似水,身也懒於云。
眇眇居人世,骎骎过隙曛。
田园趣归去,风月谩平分。
有子万事足,一堂何足论。
还欣身有托,或谓寿无根。
静处安吾分,超然忘世纷。
炉薰祝万寿,持用答吾君。
心乎平似水,身也懒於云。
眇眇居人世,骎骎过隙曛。
田园趣归去,风月谩平分。
有子万事足,一堂何足论。
还欣身有托,或谓寿无根。
静处安吾分,超然忘世纷。
炉薰祝万寿,持用答吾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隐士形象,表达了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开篇写有人谈论名利,但诗人充耳不闻,心如止水,身体比云还懒散。这里用"懒於云"的比喻很生动,云朵本就飘忽不定,诗人却比云更慵懒,突出了超脱尘世的状态。
中间部分用"骎骎"形容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透露出对生命短暂的感悟。但诗人并不焦虑,反而享受田园生活的乐趣,与清风明月为伴。他认为只要有个好儿子就心满意足,房子大小根本不重要,这种"有子万事足"的想法体现了传统价值观。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现状的满足:有个安身之处就很开心,不在乎寿命长短。他选择安静地守住本分,超脱世俗纷扰。结尾说要用熏香祈祷长寿,来报答君恩,这个"君"可能指皇帝,也可能指天地,显示出诗人虽然隐居但仍怀感恩之心。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心似水""身懒云"等生动比喻,把一个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刻画得跃然纸上。诗人用平淡的生活细节,传递出深刻的人生智慧:看淡名利、珍惜当下、知足常乐。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给我们启发。
陶梦桂
陶梦桂(一一八○~一二五三),字德芳,隆兴府(今江西南昌)人。宁宗嘉定十三年(一一二○)进士,调德安府司户参军。辟为安陆军节度推官。入荆南、四川安抚司幕。历知吉州万安、鄂州武昌县,通判辰州、岳州。官至朝请郎。理宗嘉熙三年(一二三九),命知容州,未赴。閒居十五年,宝祐元年卒,年七十四。有《平塘陶先生诗》三卷(卷三为附录),今仅存民国宜秋馆翻刻清雍正十二年修补明崇祯元年裔孙陶文章刊本。事见本集卷三宋罗必先《故知容州朝请陶公墓志铭》及近人李之鼎跋。陶梦桂诗,以宜秋馆翻刻本(藏浙江图书馆)为底本,底本明显错讹酌予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