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精舍

西山叠翠峭且奇,山前流水清涟漪。
美人筑室得幽胜,独揽秀色褰书帷。
红尘不到柴关静,绿树阴浓昼日迟。
书声伊吾出林杪,时有好鸟鸣高枝。
花雨飘香入醽醁,松涛送响来琴丝。
以兹游息信得所,况有童冠相追随。
每于大化探至理,登山临水应忘疲。
迩来有籍通仙府,别却旧业趋京师。
匆匆相见长干道,命我为题精舍诗。
秪今去典常山教,尚有西山猿鹤思。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远离尘嚣、风景绝美的隐居之地,展现了文人雅士向往的恬淡生活。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

1. 世外桃源般的环境
诗中"西山"层峦叠翠、流水清澈,主人在这里建造房屋,独享美景。白天绿树成荫,鸟鸣枝头;夜晚能听见风吹松林的声音,像琴声一样悦耳。这里"红尘不到",完全隔绝了世俗喧嚣。

2. 诗意的生活方式
主人在这里读书("书声伊吾")、饮酒("花雨飘香入醽醁",醽醁是美酒)、弹琴、与友人探讨人生哲理("每于大化探至理")。这种生活既有文化气息,又能亲近自然。

3. 人生的转折与留恋
后六句出现转折:主人突然要离开这个仙境般的地方去京城做官。虽然匆匆相见时让诗人题诗留念,但即使去新地方任职,心里仍会想念西山的花鸟猿鹤。这里透露出对隐居生活的眷恋。

全诗通过对比"精舍"的宁静美好与即将面对的官场生活,表达了中国人传统中"隐逸"与"出仕"的矛盾心理。最打动人心的,是那种对自然生活的细腻感受——读书声与鸟鸣合奏,松涛化作琴音,这种将日常生活诗化的能力,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