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送别的深情画面,通过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巧妙结合,展现了离愁与期盼。
首联"春到春归不奈情"用春天来去暗示时光流逝,带出无法挽留的无奈。"望夫山下有人行"借用望夫山的典故(传说中妻子等待丈夫归来的山),暗示这是一场充满牵挂的离别。
颔联用黄鹂和梅花点明时间跨度:离别时正值黄鹂啼鸣的三月春光,归来时已是五月梅花绽放的季节。这里用"怜"字表达对美好春色的留恋,用"按"字(意为依照)暗示归期如梅花开放般必然。
颈联转入更私密的描写:用"翡翠襟中兰有梦"比喻离别者怀揣美好梦想,"芙蓉帐底月初生"描绘家中人独守空帐、望月思人的场景。这两句通过华美的意象(翡翠、兰花、芙蓉、新月)柔化了离别的苦涩。
尾联"逶迤莫问桑间妇"劝人不要打听那些桑林间(象征世俗)妇人的闲言碎语,"吹彻秦箫梦里迎"则以箫声入梦的意象,表达无论相隔多远,梦中相会的深情。
全诗最动人的是将离别之苦转化为美好的期待:没有痛哭流涕的悲伤,而是用黄鹂、梅花、兰花、新月这些清雅的意象,把思念包装成值得等待的约定。特别是尾句"梦里迎"的描写,让物理距离在精神世界中消弭,展现了古人含蓄而深厚的情感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