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贵族园林举办的宴会,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诗人对民生责任的思考。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展开:诗人回忆过去常受邀参加贵族园林的聚会,那里楼阁精巧但空间有限("容地少"),却因靠近权力中心而备受恩泽("雨露多")。"东阁""西园"这些建筑名称暗示着宴会的奢华。
五六句用皇家园林的景致作比喻:树木像长安长杨宫那般苍翠,池塘如太液池般波光粼粼。这两个历史上有名的皇家园林典故,不动声色地展现了宴会场所的非凡气派。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诗人委婉劝诫:您(高阳公)不要独自享受这快乐啊,要知道城墙外还有千万百姓的生活。这里的"万井"代指千家万户,"讴歌"暗含对仁政的期待。这种从享乐场景突然转向社会责任的手法,使诗歌在华丽之余更显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