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眼光的不屑和对自己生活态度的坚持,带有一种洒脱又略带自嘲的情绪。
首联"拟效时人耻效尤,时人嫉我亦如雠"直白地说:我想学现在的人,但又觉得模仿别人很可耻;而这些人也像对待仇人一样嫉妒我。这展现了作者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处境。
颔联"携金懒市燕台骏,卖剑聊寻渤海牛"用了两个典故:带着钱却懒得去买燕台的名马(象征功名),卖掉宝剑只为找头耕牛(象征归隐)。这说明作者宁愿选择平淡生活,也不追求世俗功名。
颈联"白发盈簪羞我老,黄花满径为谁秋"是自嘲:白发插满簪子让我羞于老去,路上开满菊花又是为谁绽放呢?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孤独处境的无奈。
尾联"尊前有酒休辞醉,痴绝由来爱虎头"最显洒脱:有酒就痛快喝醉吧,我向来就像顾恺之(虎头)那样痴绝任性。这是对前面所有矛盾心情的最终释怀——既然不合时宜,不如保持真我,醉眼看世界。
全诗用对比手法(世俗vs自我)、生动意象(骏马vs耕牛、白发vs黄花)和直白语言,展现了一个不肯随波逐流又坦然接受孤独的文人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明知不被理解,但仍坚持做自己"的倔强,以及用醉酒化解烦恼的豁达。
俞德邻
俞德邻(1232~1293)字宗大,自号太玉山人,原籍永嘉平阳(今属浙江),父卓为庐江令,侨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度宗咸淳九年(1273)浙江转运司解试第一,未几宋亡。入元,累受辟荐,皆不应。因性刚狷,名其斋为佩韦(本集卷八《佩韦斋箴》)。元世祖至元三十年卒,年六十二。遗著由其子庸辑为《佩韦斋文集》十六卷(其中诗七卷),于元仁宗皇庆元年(1312)刊行,另有《佩韦斋辑闻》四卷。事见本集卷首元建安熊禾序,《至顺镇江志》卷一九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