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辰五月湘乡师自江巡海回谒见后读所赠吴君南屏诗因次原韵

裸虫坠地纷如筛,春花烂漫秋叶摧。
遭逢各自有枯菀,因果谁能知去来。
朝阳苒苒没细柳,劫火茫茫焚大槐。
惊轮走坂失羁控,破舟迎浪随掀豗。
一身百险历未尽,五角六张行辄乖。
祥金在冶忽自跃,真玉经火终难灰。
蜥蜴何时致云族,鶢鶋无路逃风灾。
归来踪迹寄淮海,坐看勋业归伊莱。
三千丈发瘁此老,五百道乳降诸孩。
德水功山两渟峙,水无蛟鳄山无豺。
绿野优游未容尔,黄魔窥伺胡为哉。
如臂使指自联络,以心置腹何嫌猜。
截海能令蠡舟断,支天不忧鳌柱隤。
运筹兼采鹿毛寿,恤士更旌羊角哀。
腕力千钧荡群碎,心光四照蠲纤霾。
借人牙慧从不惜,怜我鬓从如此皑。
牛心屡送仲宣炙,鹊尾频掉陈思杯。
参苓入笼有素蓄,桃李傍门相次开。
阳春妪物不责报,阴德自合封于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历经艰险却依然坚韧不拔的智者形象,同时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无常与壮阔。

开头用"裸虫坠地""春花秋叶"比喻生命的脆弱与无常,暗示人生起伏不定,因果难测。"朝阳细柳""劫火大槐"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美好也暗藏毁灭,如同人生顺逆交替。

诗中"惊轮走坂""破舟迎浪"等意象生动表现了人生路上的失控与危险,但"祥金自跃""真玉难灰"又突出了主人公如真金不怕火炼的品格。通过"蜥蜴求云""鶢鶋逃灾"的典故,暗示即使智者也有力所不及之时。

后半部分转向积极:主人公在淮海休憩,却仍心系天下。"德水功山"描绘理想境界,而"绿野黄魔"的对比显示他无法真正归隐。诗中用"如臂使指""以心置腹"等比喻,赞美其治国才能与仁德。

最后通过"牛心送炙""鹊尾掉杯"等典故,展现主人公礼贤下士的胸怀。"参苓桃李"象征培育人才,"阳春阴德"则歌颂其不图回报的德行。全诗在歌颂中收尾,将主人公比作古代圣贤,寄寓崇高敬意。

全诗特色在于:
1. 善用自然意象喻人生,如春花秋叶、惊涛骇浪
2. 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品格,如脆弱虫豸与不朽真玉
3. 典故运用自然,既显学识又不晦涩
4. 节奏张弛有度,从艰险到从容,体现人生境界提升
5. 最终回归传统士大夫理想:立德立功立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