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偈》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讲述了一个关于"寻找自我"的哲理故事,我们可以分三层来理解:
第一句"瑞岩和唤主人公"像是清晨的山中,有人对着山谷喊话,等待回声。这里的"主人公"暗指每个人内心真正的自己,就像我们常说的"灵魂拷问"——你究竟是谁?
第二句"突出须弥最上峰"用了佛教中"须弥山"的典故(传说中极高的神山),形容寻找自我的过程就像攀登世界最高峰,需要突破层层障碍。这里暗示认识自己是最困难的修行。
后两句最妙,诗人说当我们费尽力气"掀翻大地"寻找时,真正要找的东西却藏在"笙歌画楼"中。就像现代人总在远方寻找幸福,最后发现快乐其实就在日常生活的音乐声、欢笑里。这种反差告诉我们:真正的自我不在遥不可及的地方,而存在于当下的生活体验中。
全诗用登山寻宝的冒险故事作比喻,最终揭示了一个朴素真理:生命的答案不在远方,而在我们认真生活的每个瞬间。就像一个人翻遍全世界找手机,最后发现就在自己口袋里那样,带着幽默感提醒我们:别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释如哲
释如哲(?~一一六○),住越州天衣。高宗绍兴三十年卒(《嘉泰普灯录》卷九)。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信禅师法嗣。事见《五灯会元》卷一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