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仲淹病足三年未瘳余先有此疾半载始愈戏作十六韵嘲之并期起色焉
底事羁神足,将因断俗缘。
悠然疑入定,嗒尔类逃禅。
箕踞苍松下,跏趺给树前。
但妨叉手立,偏称曲肱眠。
筏舍清江上,杯留碧海瀍。
按图游五岳,隐几问诸天。
步学邯郸客,行嘲鹿苑仙。
漫愁双屐折,何忝一壶悬。
蹇拙存吾道,骖驔记昔年。
盗骊元泛驾,飞兔旧忘筌。
玉笈看长往,金针待大还。
吾将倩磨勒,负汝出苍烟。
悠然疑入定,嗒尔类逃禅。
箕踞苍松下,跏趺给树前。
但妨叉手立,偏称曲肱眠。
筏舍清江上,杯留碧海瀍。
按图游五岳,隐几问诸天。
步学邯郸客,行嘲鹿苑仙。
漫愁双屐折,何忝一壶悬。
蹇拙存吾道,骖驔记昔年。
盗骊元泛驾,飞兔旧忘筌。
玉笈看长往,金针待大还。
吾将倩磨勒,负汝出苍烟。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人写给朋友汪仲淹的调侃之作,主题围绕"病足"展开,用幽默的方式安慰久病不愈的朋友。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调侃病情(前8句)
用夸张手法描写朋友因脚病被迫"躺平"的生活:像和尚打坐一样整天不动("入定""逃禅"),只能盘腿坐在树下("箕踞""跏趺"),连正常站立都困难,但反而成就了悠闲躺卧的姿态。
2. 精神漫游(中间12句)
笔锋一转,说虽然身体被困,但精神可以遨游:想象乘船赏江景、举杯观海潮("筏舍清江""杯留碧海"),还能神游五岳、与神仙对话。用"邯郸学步"的典故自嘲走路姿势滑稽,但强调精神世界同样精彩。
3. 鼓励安慰(最后12句)
回忆两人曾经策马奔腾的潇洒岁月("盗骊""飞兔"指名马),暗示朋友终将康复。最后用神话典故("磨勒"是唐代传奇中的大力士)表示要背朋友走出病痛阴霾,充满温情。
全诗妙处在于:
- 把无奈的病痛写成超然物外的修行
- 用天马行空的想象弥补身体限制
- 调侃中藏着深厚友谊
- 大量使用佛教、道教典故却不显晦涩
这种"苦中作乐"的智慧,既安慰了病中友人,也展现了文人面对逆境时的豁达心态。